发布日期:2007年10月05日 |
五、温度控制,仅靠降频是不够的
以降低频率为手段来保障CPU安全,是第2代温度监控技术的主要思想。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明显的缺陷:当温度超过警戒温度时,虽然可以勉强运行,但系统整体性能却随着cpu频率的下调而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。假如一个3.8GHz的CPU只能长期工作在2GHz的速度上,这等于让用户花钱买了奔驰,却只能当奥拓使用。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第二代温度监控技术就算不上成熟的技术,而只不过是个苟且小计。
在系统性能不受损失的前提下保证CPU安全稳定运行,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。事实上,影响CPU温度的因素,除了频率外,还有CPU供电质量和散热效率。所以,Pentium 4温度监控系统采取了全面的监控措施,把频率、电压和散热三个控制参数视为保障CPU安全运行的三驾马车,如图10。 |

图10 Pentium 4CPU温度监控方案
|
在供电方面,单纯采用多相供电结合大电容滤波的传统方法已难以满足Pentium 4(Prescott)CPU的要求,为此,Intel制定了新的电压调节标准VRD10,将VID(电压识别码)从VRM9的5位升级到6位,使电压调整精度更高。VRD10还首次公开了Dynamic VID(动态电压识别码)技术,可根据CPU负荷变化随时调节供电电压,见缝插针地降低功耗。此外,Dynamic VID技术还能限制电流突变,避免CPU偶然烧毁的可能。有关Pentium 4CPU的最新供电规范,请参阅本刊2004年第13期“全面掌握Prescott主板最新供电技术”一文。
在散热方面,Intel在Pentium 4 processor Thermal and Mechanical Design Guidelines(Pentium 4CPU热量和构造设计指南)中要求,CPU的散热器必须具有足够强的散热能力,以便及时将CPU所产生的热量带走。同时要求风扇能够输出转速信号,以实现对风扇的监控,防止因风扇停转而导致CPU过热的情况发生。由于CPU所产生的热量因工作负荷变化而有很大变化,因此也要求风扇转速按需要自动调节,以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噪音污染。
小知识∶如何判断风扇是否具有测速功能?
有些电脑BIOS中显示风扇转速为0,而实际上风扇却在正常旋转,通常是因为风扇没有测速功能。风扇是否具有测速功能,可以从风扇连线的数目来区别,具有测速功能的风扇至少有三根线,通常红色线为+12V,黑色线为地线,黄色线或白色线就是测速信号线。如果还有第四根线——一根蓝色的信号线,那是用于变频调速的脉宽调制信号PWM,如图11。 |
|
图11 CPU风扇插头引脚定义 |
上一页:CPU温度监控技术剖析4
下一页:CPU温度监控技术剖析6
|